兰州西固区:五月之约 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兰州西固区:五月之约 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兰州西固区:五月之约 续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中(zhōng)新网甘肃新闻5月30日电 (王天琦(wángtiānqí))黄河之滨,工业重镇兰州市西固区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续写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新篇章。今年5月,西固区紧扣(jǐnkòu)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契机,以“石榴花开和美陇原(měilǒngyuán);美丽兰州石榴花红”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jiāoróng)中构筑(gòuzhù)共有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金城大地绚烂绽放。
作为(zuòwéi)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西固2100多年民族交融史在此积淀。如今,全区40余万各族群众中,32个(gè)民族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5月9日,随着西固区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jiāoliúhuódòng)启动仪式上东乡族青少年代表(dàibiǎo)接过非遗剪纸作品,一场覆盖全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shíjiàn)拉开帷幕:金城公园内(nèi),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与青少年诵读比赛同步举行,24支参赛(cānsài)队伍以《石榴花开心连心(xīnliánxīn)》等作品深情演绎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故事;甘肃省博物馆里,西固区组织40余名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rénsh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前驻足,从历史文物(lìshǐwénwù)中感悟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深刻内涵。
青少年(qīngshàonián)是民族团结的未来。5月18日,金城公园广场成为青少年展示(zhǎnshì)团结风采的舞台:第七届“石榴(shíliú)杯(bēi)”青少年诵读比赛中,西固城第二小学(xiǎoxué)、福利路第三小学等学校的小朋友(xiǎopéngyǒu)们通过《石榴花开,籽籽同心》《藏羚羊的跪拜》等作品生动描绘了各民族相亲相爱、团结奋进的美好图景。而在河口古镇,东乡族自治县和西固区两地青少年手拉手体验蜡染技艺、学习古纱灯(shādēng)制作,在“非遗+旅游”场景中感受河州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孩子们共同观摩共同学习,民族团结的种子就这样在他们心中发芽。”带队教师(jiàoshī)汪蕾说。
创新载体让民族团结可见可感(kěgǎn)。西固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jǔzhèn):5月6日起,全区政务大厅、户外(hùwài)大屏同步播放民族团结主题宣传片,形成“万屏联动”声势;蓝馨(lánxīn)花园社区、天鹅湖社区分别推进“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项目。前者(qiánzhě)聚焦“一老一小”和流动人员,打造民族特色共享空间,举办(jǔbàn)文化节、开展志愿服务;后者立足就业需求,通过“党建+就业”等模式,开展技能培训、招聘会,举办美食节、技能大赛,促进各族群众全方位互嵌共融;在先锋路街道庄浪东路(dōnglù)东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多角度展示西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密切交往、守望相助(shǒuwàngxiāngzhù)的生动画卷,开馆以来已(yǐ)接待(jiēdài)省内外参观团100余批次。
文化(wénhuà)赋能激活民族团结(mínzútuánjié)新动能。柳泉镇依托省级非遗铁芯子、八门拳(quán)资源,打造“民族团结+劳动研学”品牌,宣传月期间举办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周边游客超2000人次。
“我们结合产业特色,打造‘民族团结(mínzútuánjié)+劳动研学’品牌,计划(jìhuà)年内组织近千名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柳泉镇党委书记(dǎngwěishūjì)孙尚德说。
与此同时,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深入推进,金城公园、河口(hékǒu)古镇(gǔzhèn)等42个示范点形成“一景一主题”格局,其中河口古镇年接待游客(yóukè)300万人次,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活态样本。
从(cóng)“百场万人”大宣讲进社区、进校园,到(dào)“万屏联动”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西固区正以(yǐ)“见人见事见精神”的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从“有形覆盖”向“有感(yǒugǎn)有效”深化。下一步,西固区将以铸牢(zhùláo)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兰州市‘美丽兰州石榴花红’民族团结创建品牌建设,推动新(xīn)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在新时代画卷上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注脚。(完)
中(zhōng)新网甘肃新闻5月30日电 (王天琦(wángtiānqí))黄河之滨,工业重镇兰州市西固区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续写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新篇章。今年5月,西固区紧扣(jǐnkòu)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契机,以“石榴花开和美陇原(měilǒngyuán);美丽兰州石榴花红”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jiāoróng)中构筑(gòuzhù)共有精神家园,让民族团结之花在金城大地绚烂绽放。
作为(zuòwéi)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西固2100多年民族交融史在此积淀。如今,全区40余万各族群众中,32个(gè)民族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5月9日,随着西固区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jiāoliúhuódòng)启动仪式上东乡族青少年代表(dàibiǎo)接过非遗剪纸作品,一场覆盖全区的民族团结进步实践(shíjiàn)拉开帷幕:金城公园内(nèi),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与青少年诵读比赛同步举行,24支参赛(cānsài)队伍以《石榴花开心连心(xīnliánxīn)》等作品深情演绎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故事;甘肃省博物馆里,西固区组织40余名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rénsh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图片展”前驻足,从历史文物(lìshǐwénwù)中感悟中华文明大一统的深刻内涵。
青少年(qīngshàonián)是民族团结的未来。5月18日,金城公园广场成为青少年展示(zhǎnshì)团结风采的舞台:第七届“石榴(shíliú)杯(bēi)”青少年诵读比赛中,西固城第二小学(xiǎoxué)、福利路第三小学等学校的小朋友(xiǎopéngyǒu)们通过《石榴花开,籽籽同心》《藏羚羊的跪拜》等作品生动描绘了各民族相亲相爱、团结奋进的美好图景。而在河口古镇,东乡族自治县和西固区两地青少年手拉手体验蜡染技艺、学习古纱灯(shādēng)制作,在“非遗+旅游”场景中感受河州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碰撞。“孩子们共同观摩共同学习,民族团结的种子就这样在他们心中发芽。”带队教师(jiàoshī)汪蕾说。
创新载体让民族团结可见可感(kěgǎn)。西固区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jǔzhèn):5月6日起,全区政务大厅、户外(hùwài)大屏同步播放民族团结主题宣传片,形成“万屏联动”声势;蓝馨(lánxīn)花园社区、天鹅湖社区分别推进“红石榴”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项目。前者(qiánzhě)聚焦“一老一小”和流动人员,打造民族特色共享空间,举办(jǔbàn)文化节、开展志愿服务;后者立足就业需求,通过“党建+就业”等模式,开展技能培训、招聘会,举办美食节、技能大赛,促进各族群众全方位互嵌共融;在先锋路街道庄浪东路(dōnglù)东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多角度展示西固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密切交往、守望相助(shǒuwàngxiāngzhù)的生动画卷,开馆以来已(yǐ)接待(jiēdài)省内外参观团100余批次。
文化(wénhuà)赋能激活民族团结(mínzútuánjié)新动能。柳泉镇依托省级非遗铁芯子、八门拳(quán)资源,打造“民族团结+劳动研学”品牌,宣传月期间举办的农耕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周边游客超2000人次。
“我们结合产业特色,打造‘民族团结(mínzútuánjié)+劳动研学’品牌,计划(jìhuà)年内组织近千名各族青少年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柳泉镇党委书记(dǎngwěishūjì)孙尚德说。
与此同时,沿洮沿黄民族团结进步创新区联创共建深入推进,金城公园、河口(hékǒu)古镇(gǔzhèn)等42个示范点形成“一景一主题”格局,其中河口古镇年接待游客(yóukè)300万人次,成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活态样本。
从(cóng)“百场万人”大宣讲进社区、进校园,到(dào)“万屏联动”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西固区正以(yǐ)“见人见事见精神”的实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从“有形覆盖”向“有感(yǒugǎn)有效”深化。下一步,西固区将以铸牢(zhùláo)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兰州市‘美丽兰州石榴花红’民族团结创建品牌建设,推动新(xīn)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纵深发展,在新时代画卷上书写‘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注脚。(完)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