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华龙区人大:人大代表进网格,绘就高效能治理新图景
濮阳市华龙区人大:人大代表进网格,绘就高效能治理新图景
濮阳市华龙区人大:人大代表进网格,绘就高效能治理新图景大象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张松涛 通讯员 魏建涛
“每次组织代表(dàibiǎo)进站履职(lǚzhí),都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如何让群众诉求通过网格化机制高效流转,如何将(jiāng)居民意见精准嵌入(qiànrù)网格化治理(zhìlǐ)平台,如今条例为我们提供了法治遵循。” 长庆路(lù)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高远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例会上说道。李书记所说的的条例是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在2024年(nián)年7月份通过《濮阳市基层(jīcéng)(jīcéng)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为推动制度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华龙区人大常委会贯彻“两高四着力”,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和市人大“五个专项行动”,创新(xīn)开展“代表进格群众幸福满格”活动,组织全区415名各级人大代表、293名街道居民议事(yìshì)会议代表沉入到全区696个社会治理网格,将履职阵地延伸到企业车间、群众家门口,让“民声”与“民生(mínshēng)”在网格中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区、幸福满格间”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聚焦高质量发展(fāzhǎn):激活网格中的“经济脉动”
高质量发展是(shì)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基层网格正是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华龙区各级人大代表以网格为“瞭望哨(liàowàngshào)”,深入产业园区、商圈楼宇(lóuyǔ)、乡村田间,通过“调研+监督+服务(fúwù)”三位一体模式,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产业集聚(jíjù)区网格,市、区人(rén)大代表吕兆德在该(gāi)企业成立民营经济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联系点,推动建立政企(zhèngqǐ)(zhèngqǐ)圆桌会制度,召开(zhàokāi)政企圆桌会议5次,解决问题26项,着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代表们在走访中发现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与“技工缺”的双重(shuāngchóng)困境,推动成立“政企校”联动小组,推动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签订(qiāndìng)“订单式培养”协议(xiéyì),开设数字媒体应用、计算机应用、制衣、电子商务等定向培训班(péixùnbān),一年内输送技能人才5000余人。为有效化解企业“用工荒”,今年(jīnnián)第一季度,区人社局先后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9场次,协助50余家重点企业招工1000余人,有力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代表们还主动出击,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工作。市、区人大代表侯胜涛成功引进金慧二期数谷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5 亿元营收,解决5000人就业,有力推动华龙区数字经济增长。
在乡村振兴网格,人大代表化身产业发展的“示范员”。市人大代表程建、区人大代表王瑞宁负责的大型商超与农蔬(nóngshū)专业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了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hòugùzhīyōu)。岳村镇人大代表、瓦岗村党支部书记(shūjì)翟耀强牵头成立(chénglì)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全村246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经营菊花、芦笋(lúsǔn)、黄花菜等种植(zhòngzhí)、加工和销售,能够吸纳500多名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yuán)左右。通过推进(tuījìn)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致富的道路,成为了依靠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样板村。
聚焦社会稳定:织密网格里的“平安(píngān)防线”
社会(shèhuì)稳定(wěndìng)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华龙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调解员”“稳压器”作用,将(jiāng)矛盾化解在网格、风险防控在一线,构建起“预防为主、多元共治”的平安网络。
在外来人口聚居的黄河路街道城中村网格,市、区人大代表,马拐村党委书记翟冠营,联合社区民警、律师多次走访房东、租户(zūhù),制定《出租房屋管理办法(bànfǎ)》,明确房东责任和义务,规范出租行为。他还创新“三步工作法”:每周一次(yīcì)网格巡查主动“找问题”,每月一场“板凳(bǎndèng)议事会”集中“议对策”,每季度(měijìdù)一次“以案说法”公开“普(pǔ)法律”。一年内成功化解租赁矛盾43起,治安案件也同比下降(xiàjiàng)80%以上。
针对电信诈骗(zhàpiàn)高发问题,区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人民路派出所所长郭爱玲还创新推出的“网格反诈三联法”(进门讲、群里推、案例晒)。她带领团队在84个网格开展“沉浸式”反诈宣传,惠及群众9万余人次(wànyúréncì)。
区人大代表张俊娟创新(chuàngxīn)成立“俊娟家事(jiāshì)救援队”,组建“人大代表+律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解团,推动家事矛盾(máodùn)高效化解,成立以来(yǐlái)走访家庭120余户,收集各类诉求56条,累计化解家事纠纷27件,群众满意度达98%。
聚焦民生保障:托起(tuōqǐ)网格内的“幸福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大代表以网格为“责任田”,从“一老一小”到“医食(yīshí)住行”,用“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幸福生活(xìngfúshēnghuó)在网格中(zhōng)触手可及。
“老有颐养(yíyǎng)”更暖心。在(zài)孟轲乡(xiāng)玉兰社区网格,市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张利霞、乡人大代表田振中在走访时发现独居老人就餐难、就医难问题突出。代表们迅速联动社区物业,积极协调优质餐饮企业入驻打造社区食堂(shítáng),解决老人“舌尖上的难题”;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fúwù)站,推出“送医上门”特色服务,让医疗资源直达老人身边。此外(cǐwài),组建由人大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构成的“敲门小组”,建立常态化关怀机制,每周为200余名老人提供(tígōng)健康监测、生活代办等服务。针对独居老人安全,代表们还发起“智能守护(shǒuhù)行动”,为20余户高龄老人安装跌倒报警器、烟感探测器等50多个设备,构建起“科技(kējì)+人文”的双重守护网。
“幼有善育”更(gèng)安心(ānxīn)。在大庆路兴隆社区网格(wǎnggé),区人大代表陈迎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开展(kāizhǎn)“普法进社区”活动,针对社区中小学生开设交通安全、防(fáng)溺水、防校园欺凌等专题课堂,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提升自我(zìwǒ)保护意识;建立“人大代表护学岗”机制,在上下学高峰期开展交通疏导;推动助餐食堂增设儿童营养餐,惠及双职工家庭子女,让职工安心工作。
“弱有众扶”更贴心。中原路干城社区,市人大代表宋丽萍将志愿服务队(fúwùduì)联系点设立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附近,每周一、二(èr)安排11-12名固定(gùdìng)志愿者驻点社区网格,提供(tígōng)理发(lǐfà)、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市、区人大代表玄林峰利用专业和资源优势,召集全市(quánshì)各个志愿服务组织,建立龙都志愿沙龙,发起给“孤寡老人一份温暖”、“残疾儿童更需要关爱”等公益活动60余次。
“停车有位”更顺心。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停车难”问题,代表们(men)依据《濮阳市停车管理条例》第26条“鼓励实行(shíxíng)错时、限时共享停车。”,推动网格内(nèi)新增智能充电桩37处、优化停车位规划126个,打通便民“最后(zuìhòu)一公里”。
“以前觉得代表履职是‘开开会、举举手’,现在看到他们天天在网格(wǎnggé)里跑,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我们打心底(xīndǐ)里认可。”居民王大爷的评价,是对代表工作最朴素(pǔsù)的肯定。
“人大代表(dàibiǎo)结合(jiéhé)各自岗位、专长,积极参与经济发展、民生实事、乡村(xiāngcūn)振兴、基层治理……履职意识增强了,履职热情提高了,履职活力迸发了。”对“代表进格,群众(qúnzhòng)幸福满格”活动带来的变化,该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魏建涛深有体会(shēnyǒutǐhuì)。他讲到(dào):“为保障代表进网格常态长效,我们构建‘三单制’工作机制:网格收集群众‘需求单’,代表认领‘任务单’,政府落实‘责任单’,形成闭环管理。同时,落实‘代表履职积分制’,将(jiāng)走访次数、问题解决率等纳入考核,激励代表主动(zhǔdòng)作为。”
从(cóng)企业车间到居民院落,从矛盾现场到民生一线,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进网格的生动(shēngdòng)实践,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演绎,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fāzhǎn)思想的具体践行。当(dāng)代表的“微(wēi)力量”汇聚成网格的“大能量”,当每一个民生诉求都(dōu)得到回应,当每一份发展成果都惠及群众,一幅“发展有力度、治理有精度、民生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shēnghuó)新图景,正在华龙大地徐徐铺展。正如该区人大常委会(réndàchángwěihuì)主任杨理宏所说:“网格虽小,却连着民心民意;代表虽忙,却肩扛责任担当。我们要让‘代表进格’成为常态,让‘幸福满格’成为标配,用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民生答卷’。”

大象新闻记者(xīnwénjìzhě) 张松涛 通讯员 魏建涛
“每次组织代表(dàibiǎo)进站履职(lǚzhí),都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如何让群众诉求通过网格化机制高效流转,如何将(jiāng)居民意见精准嵌入(qiànrù)网格化治理(zhìlǐ)平台,如今条例为我们提供了法治遵循。” 长庆路(lù)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高远在人大代表联络站例会上说道。李书记所说的的条例是濮阳市人大常委会在2024年(nián)年7月份通过《濮阳市基层(jīcéng)(jīcéng)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为推动制度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华龙区人大常委会贯彻“两高四着力”,聚焦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和市人大“五个专项行动”,创新(xīn)开展“代表进格群众幸福满格”活动,组织全区415名各级人大代表、293名街道居民议事(yìshì)会议代表沉入到全区696个社会治理网格,将履职阵地延伸到企业车间、群众家门口,让“民声”与“民生(mínshēng)”在网格中同频共振,绘就了一幅“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区、幸福满格间”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聚焦高质量发展(fāzhǎn):激活网格中的“经济脉动”
高质量发展是(shì)新时代的硬道理,而基层网格正是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华龙区各级人大代表以网格为“瞭望哨(liàowàngshào)”,深入产业园区、商圈楼宇(lóuyǔ)、乡村田间,通过“调研+监督+服务(fúwù)”三位一体模式,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在产业集聚(jíjù)区网格,市、区人(rén)大代表吕兆德在该(gāi)企业成立民营经济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联系点,推动建立政企(zhèngqǐ)(zhèngqǐ)圆桌会制度,召开(zhàokāi)政企圆桌会议5次,解决问题26项,着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代表们在走访中发现企业普遍面临“用工荒”与“技工缺”的双重(shuāngchóng)困境,推动成立“政企校”联动小组,推动职业院校与园区企业签订(qiāndìng)“订单式培养”协议(xiéyì),开设数字媒体应用、计算机应用、制衣、电子商务等定向培训班(péixùnbān),一年内输送技能人才5000余人。为有效化解企业“用工荒”,今年(jīnnián)第一季度,区人社局先后举办各类专场招聘活动9场次,协助50余家重点企业招工1000余人,有力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代表们还主动出击,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工作。市、区人大代表侯胜涛成功引进金慧二期数谷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5 亿元营收,解决5000人就业,有力推动华龙区数字经济增长。
在乡村振兴网格,人大代表化身产业发展的“示范员”。市人大代表程建、区人大代表王瑞宁负责的大型商超与农蔬(nóngshū)专业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了农产品销售后顾之忧(hòugùzhīyōu)。岳村镇人大代表、瓦岗村党支部书记(shūjì)翟耀强牵头成立(chénglì)了集体经济合作社,将全村2460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合作社,经营菊花、芦笋(lúsǔn)、黄花菜等种植(zhòngzhí)、加工和销售,能够吸纳500多名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yuán)左右。通过推进(tuījìn)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生产,走上了发展集体经济致富的道路,成为了依靠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共同富裕的样板村。
聚焦社会稳定:织密网格里的“平安(píngān)防线”
社会(shèhuì)稳定(wěndìng)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石。华龙区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调解员”“稳压器”作用,将(jiāng)矛盾化解在网格、风险防控在一线,构建起“预防为主、多元共治”的平安网络。

在外来人口聚居的黄河路街道城中村网格,市、区人大代表,马拐村党委书记翟冠营,联合社区民警、律师多次走访房东、租户(zūhù),制定《出租房屋管理办法(bànfǎ)》,明确房东责任和义务,规范出租行为。他还创新“三步工作法”:每周一次(yīcì)网格巡查主动“找问题”,每月一场“板凳(bǎndèng)议事会”集中“议对策”,每季度(měijìdù)一次“以案说法”公开“普(pǔ)法律”。一年内成功化解租赁矛盾43起,治安案件也同比下降(xiàjiàng)80%以上。
针对电信诈骗(zhàpiàn)高发问题,区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人民路派出所所长郭爱玲还创新推出的“网格反诈三联法”(进门讲、群里推、案例晒)。她带领团队在84个网格开展“沉浸式”反诈宣传,惠及群众9万余人次(wànyúréncì)。
区人大代表张俊娟创新(chuàngxīn)成立“俊娟家事(jiāshì)救援队”,组建“人大代表+律师+网格员+法律明白人”调解团,推动家事矛盾(máodùn)高效化解,成立以来(yǐlái)走访家庭120余户,收集各类诉求56条,累计化解家事纠纷27件,群众满意度达98%。
聚焦民生保障:托起(tuōqǐ)网格内的“幸福底线”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大代表以网格为“责任田”,从“一老一小”到“医食(yīshí)住行”,用“微实事”撬动“大民生”,让幸福生活(xìngfúshēnghuó)在网格中(zhōng)触手可及。

“老有颐养(yíyǎng)”更暖心。在(zài)孟轲乡(xiāng)玉兰社区网格,市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张利霞、乡人大代表田振中在走访时发现独居老人就餐难、就医难问题突出。代表们迅速联动社区物业,积极协调优质餐饮企业入驻打造社区食堂(shítáng),解决老人“舌尖上的难题”;同时联合社区卫生服务(fúwù)站,推出“送医上门”特色服务,让医疗资源直达老人身边。此外(cǐwài),组建由人大代表、网格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构成的“敲门小组”,建立常态化关怀机制,每周为200余名老人提供(tígōng)健康监测、生活代办等服务。针对独居老人安全,代表们还发起“智能守护(shǒuhù)行动”,为20余户高龄老人安装跌倒报警器、烟感探测器等50多个设备,构建起“科技(kējì)+人文”的双重守护网。
“幼有善育”更(gèng)安心(ānxīn)。在大庆路兴隆社区网格(wǎnggé),区人大代表陈迎联合社区民警、网格员开展(kāizhǎn)“普法进社区”活动,针对社区中小学生开设交通安全、防(fáng)溺水、防校园欺凌等专题课堂,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提升自我(zìwǒ)保护意识;建立“人大代表护学岗”机制,在上下学高峰期开展交通疏导;推动助餐食堂增设儿童营养餐,惠及双职工家庭子女,让职工安心工作。
“弱有众扶”更贴心。中原路干城社区,市人大代表宋丽萍将志愿服务队(fúwùduì)联系点设立在人大代表联络站附近,每周一、二(èr)安排11-12名固定(gùdìng)志愿者驻点社区网格,提供(tígōng)理发(lǐfà)、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市、区人大代表玄林峰利用专业和资源优势,召集全市(quánshì)各个志愿服务组织,建立龙都志愿沙龙,发起给“孤寡老人一份温暖”、“残疾儿童更需要关爱”等公益活动60余次。
“停车有位”更顺心。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停车难”问题,代表们(men)依据《濮阳市停车管理条例》第26条“鼓励实行(shíxíng)错时、限时共享停车。”,推动网格内(nèi)新增智能充电桩37处、优化停车位规划126个,打通便民“最后(zuìhòu)一公里”。
“以前觉得代表履职是‘开开会、举举手’,现在看到他们天天在网格(wǎnggé)里跑,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我们打心底(xīndǐ)里认可。”居民王大爷的评价,是对代表工作最朴素(pǔsù)的肯定。
“人大代表(dàibiǎo)结合(jiéhé)各自岗位、专长,积极参与经济发展、民生实事、乡村(xiāngcūn)振兴、基层治理……履职意识增强了,履职热情提高了,履职活力迸发了。”对“代表进格,群众(qúnzhòng)幸福满格”活动带来的变化,该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魏建涛深有体会(shēnyǒutǐhuì)。他讲到(dào):“为保障代表进网格常态长效,我们构建‘三单制’工作机制:网格收集群众‘需求单’,代表认领‘任务单’,政府落实‘责任单’,形成闭环管理。同时,落实‘代表履职积分制’,将(jiāng)走访次数、问题解决率等纳入考核,激励代表主动(zhǔdòng)作为。”
从(cóng)企业车间到居民院落,从矛盾现场到民生一线,人大代表(réndàdàibiǎo)进网格的生动(shēngdòng)实践,既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演绎,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fāzhǎn)思想的具体践行。当(dāng)代表的“微(wēi)力量”汇聚成网格的“大能量”,当每一个民生诉求都(dōu)得到回应,当每一份发展成果都惠及群众,一幅“发展有力度、治理有精度、民生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shēnghuó)新图景,正在华龙大地徐徐铺展。正如该区人大常委会(réndàchángwěihuì)主任杨理宏所说:“网格虽小,却连着民心民意;代表虽忙,却肩扛责任担当。我们要让‘代表进格’成为常态,让‘幸福满格’成为标配,用实际行动答好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民生答卷’。”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